如果不是因为李小龙,“叶问”这名字是否也会像其他曾经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一样,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卷起一阵漩涡之后,迅速地回归平静,流向汪洋大海。
在湍急的历史河流,有多少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已沉没在滚滚长河之中,被世人所遗忘?
这是古昔圣贤对人生是多么渺小、短暂所有的共同感悟与智慧。
历史,是那么错综复杂,在正史和野史中取得平衡,又是那么地困难。
尤其涉及人物传记,可能只是通过旁人口口相传,或自己口述。
有时基于对仙逝的人的一种尊重,只叙述那人在世时值得嘉许的部分;自述,又可能对一些不想让后人知道的事刻意隐瞒。
当然,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中,“揭人不揭短”的美德。
但这可能造成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认识和实际中有落差。
然,叶问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,跟黄飞鸿、霍元甲齐名,同为满清末年,忧国忧民的武学家。
清朝末年,慈禧太后垂帘听政,贪污腐败横行,名不聊生。
八国联军的血辱,八年抗战,国共内战,狠狠地压在当时中国人的肩上。
中国人被打击的不只是尊严,更是对生活的信心。
霍元甲创建精武门,让人通过习武来加强对自身的信心,同时以“自强不息”为习武者的砥砺。
时事造英雄
叶问,本为豪门子弟,受过严谨的家庭教育,七岁习武,师承陈华顺,后来成了咏春拳的衣钵传人。
永春拳,是一个叫严永春的女之创立,为南方以拳为主的短距离搏击术。
叶问,自小受儒家教育,温文儒雅,不像武侠小说里那些蛮横的武士。
《叶问》有句经典的对白:我们习武之人,精气十足,有时说话是大声了一些,并不代表我们粗鲁。
这就是一位武学家的一种深厚修养。
英雄往往只出现在动荡不安的时代。
国共内战,外来侵袭,赔了银子又割地,中国人被消耗得疲弱不堪。
国土受到觊觎,中国人受到外国人白眼,甚至被标上“东亚病夫”的称号。
还有一些地方大刺刺得挂上了“华人和狗”不能进入的招牌。
此时,只要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,把招牌踢下,为国族争一口气,那个人就会被视为英雄。
这一幕,李小龙在电影《精武门》浓彩重墨地演绎出来,挽回了中华名族的些许尊严。
其实,第一个将“华人和狗”招牌踢下的是叶问,不是李小龙。
后续如何,是否在现代武器的淫威之下狼狈而逃?
这不为人知,总之为个人的英雄史添上美丽的一页。
叶问跟日本人比武,打赢了,却中了枪,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逃离佛山,去到香港。
这是电影的情节,英雄要逃,也要逃得轰轰烈烈。
其长子叶准解释,他是在比武之后在众人的拥护下仓促逃命,而且没有像电影那样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。
英雄,应该是能屈能伸的,绝对不会愚蠢到以皮肉之身来抵挡荷枪实弹。
电影与现实中的抉择
洪金宝在《叶问2》里饰演的洪振南,为了生活选择了妥协。
但在与西洋拳术斗决的时候,说了一句振奋人心的话-----“为了生活,我可以忍,但侮辱我们中国武术就不能。”
多么简单又多么铿锵有力的一句话。
最后甚至以一死来捍卫武术的尊严。
最精彩的一幕,莫过于叶问以连环击,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打败了的西洋拳。
我在戏院,差一点就跟戏里的人一样站起来,振臂高呼。
“今天的胜负,我不是想证明我们中国武术比西洋拳术更加优秀。我只是想说,人的地位虽然有高低之分,但人格,不应该有贵贱之别。我很希望,从这一刻开始,我们可以学习怎样去互相尊重。”
我从激昂转向感动,眼眶泛起泪珠。
在戏里,叶问被塑造成一位爱家又爱妻子的男人。
他说:分胜负重要?还是回家跟家人吃饭重要?
戏外,叶问除了有个正妻之外,还有一个妾。
当然,我们不能因此抹煞他对妻子的忠贞,况且,要一个男人(尤其是在以前)同一个时候去爱超过一个女人,的确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。
"不争之争,贵在中华",不管哪一门艺术或学问,到最后所追求的一定会是心灵上的层次。
李小龙不明白,或者说他还没有到能够明白的年龄就已匆匆离世。
叶问成就了李小龙的人生,李小龙圆满了叶问的生命。
我对这位一代宗师极其感兴趣,找了很多他的资料,看了生活的一些事迹,但就是找不到有关他的书籍或年谱。
突然觉得,每个人的一生,都是一连串的故事,一部小说,甚至一部电影。
当把光辉的那一面无限度放大时,就会觉得那人是多么可爱、英勇;当把灰暗的那页一一曝光,就会觉得那人不过如此。
这道理其实很简单,就好像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,在显微镜下观看,就会发现其实也是由毛孔、脂肪等组织合成,与常人无异。
拉开距离来看,反而会觉得更美。
这也许,就是我人常讴歌的距离美吧!
《叶问2》的确值得一看,哪怕在虚虚实实中难以做个抉择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